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摘要。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针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上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因,为加速小城镇发展、推动农村经济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制度对策 一、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 40%以上。近 10 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6000 多万人,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非农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 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二)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 (三)发展的动力不足 第 1 页 共 4 页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 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此外目前全国 2000 多万个乡镇企业绝大部分分散在广大农村,真正在小城镇的乡镇所在地的不多。资料显示,乡镇企业 80%分布在自然村落,7%分布在自治村,12%分布在乡镇所在地,1%分布在县城以上的城市。这种“遍地开花”的分布状况,既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也使小城镇发展规模受到影响,无法形成集约发展的优势。 二、存在问题得原因分析 (一)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