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工作计划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继续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十五”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内容包括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的分析、“十五”发展战略和目标、发展重点以及政策措施。 一、能源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 (一)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过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大大缓解,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基本适应了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能源产量迅速增加。xx 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预计为10.89 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原煤产量 1996 年曾达到13.97 亿吨,国家对小煤窑进行压产后,xx 年的产量为 9.98 亿吨;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由 1990 年的 1.38 亿吨和 153 亿立方米增加到 xx 年的 1.63 亿吨和 270 亿立方米;发电量由 1990年的 6212 亿千瓦时上升到 xx 年的 13500 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由 1990 年的 1267 亿千瓦时上升到 xx 年的 2400 亿千瓦时。核电从无到有,xx 年核电发电量 164 亿千瓦时;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的生产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源产量的迅速增长,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总体上趋于缓和。 2、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由 1990 年的 76.2%降为 xx 年的 61.03%;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的比重逐步提高,由 1990 年的 23.8%上升为 xx 年的 38.97%。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生产第 1 页 共 14 页量所占比重由 1990 年的 19.0%、2.0%、4.8%上升为 xx 年的20.94%、3.3%和 9.6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优质能源生产比重有所提高。能源结构的调整,为提高我国能源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改善大气环境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能源工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九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基本建设速度虽然较“八五”时期放缓,但仍然开工建设了山西平朔安家岭 1500 万吨大型露天煤矿等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