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小学改造计划工作实施汇报 梁桥小学改造工作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受多方面条件限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地方财政比较困难,办学条件简陋,小学校属于薄弱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下,积极争取该校列入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对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建设加固,有教师办公室、教师休息室,学生运动场、活动场所等附属设施比较完善,符合条件的农村完全小学。为了加强对学校教学设备管理工作,将各功能室管理教育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与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开齐开足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各功能室要全天候开放,服务教学及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劳技(劳动)和计算机操作考查、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从而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以下制度: 学校首先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任负责教师。负责教师完成教学仪器、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的到校分类造册等相关工作。校长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确定一名校级干部主抓,落实相关人员亲自负责该项工作,负责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收货、登记造册、现场监督、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 二、科学管理,合理安排 1、完善基础设施。按有关规定对校舍进行改造,建成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室及各类特种室;学校运动场地要达到有关标准;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等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各种教学仪器、图书和电脑教学设备,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各种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都有制度保证且管理规范。 3、改善校园环境。实现道路硬化、校园绿化、环境净化;校园内各种活动场所均呈现出较浓厚的文化氛围。 4、提高教师素养,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1、按照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做好设备的管理。 第 1 页 共 2 页 2、根据学校教学实际需求做好教学设备的调配的管理使用,确保教学装备能够满足学校音体美活动正常开展。 3、完善实验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课程规定,确保开足开齐。 4、规范各种设备日常管理及制度建设工作。 四、存在问题 由于我校仍处于欠发展地区,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对教育投入仍然有限,教育教学经济仍紧。老师年龄偏大;教学设备和教程设置与 XX 县区学校仍有较大差距,电脑未普及;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师资力量问题,音体美老师紧缺,音美需开设。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崇文重教意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其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