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学案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此书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土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它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一则被编入“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可一望而知。《陈太丘与友期》一则被编入“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寒雪: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2.内集:家庭聚会。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4.儿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5.俄而:不久,一会儿。6.骤:紧、急速。7.欣然:快乐的样子。8.纷纷:指白雪纷飞的样子。9.何所似: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10.差(chā)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可,可以,能够。拟,相比。11.未若:不如,比不上。12.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1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中午时分。1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15.至:到。16.时年:那年。17.戏:嬉戏。18.尊君在不(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19.待:等待。2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21.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2.信:信用。23.礼:礼貌。24.引:拉。25.顾:回头看。26.谢太傅(fù)27.柳絮(xù)28.雪骤(zhòu)29.无奕(yì)女重点虚词1.与:跟,和。(与儿女讲论文义)2.因:凭借,凭着。(未若柳絮因风起)3.即:就是。(即公大兄无奕女)14.乃:才。(去后乃至)5.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相委而去)6.哉(zāi):语气助词,表感叹。(非人哉)通假字不:通“否”,在问句句末表示询问。(尊君在不)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与儿女讲论文义)今义:儿子和女儿。2.期古义:动词,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今义:名词,日期。3.去古义:离开。(太丘舍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4.引古义:拉。(下车引之)今义:引用。5.顾古义: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今义:动词,照顾;名词,顾客。一词多义1.时当时。(元方时年七岁)时常。(学而时习之)2.行行走。(陈太丘与友期行)奉行。(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3.而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俄而雪骤)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相委而去)4.因介词,凭借,凭着。(未若柳絮因风起)连词,因而,于是。(虎因喜)5.与连词,跟,和。(与儿女讲论文义)与……相比较。(与战败而亡者)6.乃才。(去后乃至)竟然。(乃不知有汉)就是。(当立着乃公子扶苏)重点句式1.倒装句(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2(2)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句,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2.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3.省略句(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主语,应为“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3)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考题例析(2011甘肃泉州)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乙己》—鲁迅——《呐喊》B.《周处》——刘义庆——《世说新语》C.《武松打虎》——施耐庵——《水浒传》D.《三顾茅庐》——曹雪芹——《三国演义》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搭配,D项不正确,应为“《三顾茅庐》——罗贯中——《三国演义》”课文讲解理解主旨《咏雪》这则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