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孢子培养为技术核心的十字花科蔬菜优异材料创新 1.项目的立项依据1.1 项目的意义众所周知:北方的大白菜、南方的青菜、全国的甘蓝和萝卜、出口的青花菜、我省的花椰菜、榨菜、雪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在农业生产中、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在增加农民收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今天,这些十字花科蔬菜更凸现了我国之可贵的传统特色。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行业人士无不深感:进入新世纪,我国蔬菜新品种数量虽呈对数式增加,而具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突破性品种却凤毛麟角,目前主要蔬菜商业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越来越高,在兵临城下的国际竞争面前我国蔬菜种业呈严峻形势,这给我国蔬菜育种提出了“快速、突破、创新”之要求,而实现新品种突破的关键在于优异材料的创新。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十字花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是优异材料快速创新的有途径之一,它只需 1~2 年即可纯化远缘杂交产生的特异种质资源、纯化国内外引进的优良育种材料、纯化优良性状聚合后的种质,而有效获得大量不同性状的 DH 纯系,通过鉴定与筛选进而得到优异的材料,用于培育新品种,对由多基因控制的特异性状的筛选也能实现一步到位。迄今,本课题组拥有大白菜、青菜、甘蓝、青花菜、花椰菜、榨菜、雪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种质 1500 余份;在其远缘杂交、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分离、多个优良性状的聚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其游离小孢子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其技术基本成熟,现已成功培育出一些大白菜、甘蓝、青花菜、花椰菜的 DH 系,其中部分优异的 DH 系已应用于新品种的选育之中。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我省十字花科蔬菜种质资源的挖掘、育种技术的提升和材料创新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将为十字花科蔬菜新品种的选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为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优异材料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走上“突破”“创新”“快速”发展轨道做出大的贡献;对填补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优异材料短缺、提升我省蔬菜育种技术水平、提高我省蔬菜育种地位、拉动我省种籽行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我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省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省自主知识产权走出国门等方面都具重要意义。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现状优异材料是构成优异品种的基础,优异材料的创新一直被国内外育种工作者高度重视 。1982 年,Lichter 首次报道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形成植株。随后,这一技术不断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