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VIP免费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_第1页
1/6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_第2页
2/6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_第3页
3/6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可分为两类,即缓慢型:包括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治疗。过速型: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颤动等,是本节讨论的药物。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一)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p)和静息电位(Rp) P167 图 22-1。(二)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1、 自律性:4 相自动去极化。2、 传导性:(1)膜电位水平(2)O 相去极速率 P167 图 22-1。3、 有效不应期(ERP)数值大,心肌不起反应的时间延长,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 P168 图 22-4。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一)冲动形成障碍1、 自律性增高:自律细胞 4 相除极速度加快,最大舒张电位变小或阈电位变大均可使冲动形成增多。2、 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根据后除极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早后除极(EAD)和晚后除极(DAD) P169 图 22-5。(二)冲动传导障碍1、 单纯性传导障碍: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及单向传导阻滞。2、 折返激动:指一个冲动沿着曲线的环形通路返回到其起源的部位,并可再次激动而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是起引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P169 图 22-6。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一)降低自律性:通过增加最大舒张电位,或减慢 4 相自动除极速率,或上移阈电位等。 (二)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1、减少早后除极;2、减少晚后除极。 (三)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终止或取消折返激动。1、 增强膜反应性加快传导,取消单向传导阻滞,终止折返激动。2、 降低膜反应性减慢传导,变单向阻滞为双向阻滞而终止折返激动。(四)延长不应期终止及防止折返的发生,影响不应期的三种情况。1、 延长 APD、ERP,而以延长 ERP 更为显著,为绝对延长 ERP。2、 缩短 APD、ERP 而以缩短 APD 更为显著,为相对延长 ERP。3、 使相邻细胞不均一的 ERP 趋向均一化。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四类I 类药:钠通道阻滞药,根据阻钠通道情况又分为 IA、IB、IC类。II 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III 类药:延长复极(APD)的药物。IV 类药:钙拮抗药。其他类药:腺苷。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一、I 类药—钠通道阻滞药(一)IA类药 奎尼丁 中度阻钠[作用]抑制心肌细胞膜上 Na+通道。1、 降低自律性,减少异位起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