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1、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弊端有哪些?国际货币体系是有关国际本位货币确定、国际储备货币选择、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的一整套规则和机制。国际货币体系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是货币制度的国际化。弊端一、回归新金本位制的构想 出于对所谓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已经构成“倒金字塔”的疑虑,以及美元代行世界货币时所导致的“金融霸权”的疑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相信我们必须重新回到金本位制的轨道上来,并提出了所谓“新的金本位制”构想,即全球所有国家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来一致确定或同时变更其货币相对于黄金的稳定关系。据说这样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全球福利增进,又克服了资本积累和世界经济的虚拟化。持有该构想经济学家既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也有一些发达国家的左派经济学家,例如美国的哈罗德等。其理由基本是: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自身必须具有价值,现行的信用货币体系只能导致人们对纯粹信用货币的疯狂追逐和进入资产的无节制膨胀;2)、目前的黄金储备数额巨大,足以保证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取得相当的稳定性;3)、回归金本位制度还意味着,发达国家榨取通过膨胀税以及国际铸币税的可能性被剥夺,因此新金本位更公正;4)、金本位制能更有效地克服经济国家主义,由于各国货币实际上是用黄金表征的,不存在利用名义汇率的升贬值来行"贸易或金融的国家保护主义之实"的可能(。 货币体系的百年危机和变迁证实,向金本位制度的回归几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1)、尽管在 80 年代以来,爆发了多次区域性金融危机,但是目前尚没有一例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乃至崩溃。从历史上看,金本位制并不足以保证世界经济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威胁。例如古罗马、中世纪的欧洲、西班牙和巴西都在彻底的金本位制下发生了物价涨幅在 30 倍以上的通货膨胀;而世界经济则在金本位制下于 1879-1896 和 1929-1933年之间爆发的以金融体系的崩溃为导火索的世界性经济萧条。2)、金本位制度是对人类资源的惊人浪费,世界经济越发达,所需要的纯粹作为交易中介的全球黄金存量就越惊人。退言之,即使金本位制度下的金融资本全球化更为公正,但它却注定要使全球经济增长收敛于一个极限(全球可充当货币用途的黄金存量),或崩溃于一个极限(这是指要么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黄金资本的极度匮乏而崩溃;或由于人类技术的进步可以合成黄金而导致金本位基础全部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