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性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美国等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内在矛盾及世界各种力量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这场危机又将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预示着国际权力格局未来的变化走势。 当前的金融危机可溯源到里根—撒切尔时代的三种政策理念:提倡住房私有化、放宽金融监管和崇尚“市场万能”原则。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把这种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兜售。近 30 年来,美、英两国把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金融服务、电子通讯等行业的“新经济”领域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但也滋生了不少问题。美国的基本问题是极尽奢侈、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美国严重依赖于海外支持:极大地依赖国外资金、国外廉价产品与国外石油能源供应。居民的超前消费,国家的赤字财政与巨额贸易逆差,使国家和个人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美国于是就用过度的金融创新,靠滥发钞票、美元贬值,靠透支未来用以维系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这不仅严重损害美国的信誉和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影响美国国债的发行和美元的垄断地位,使美国的经济更不景气;而且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抑制各国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自身的竞争力也受到严重削弱。美国传统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普遍不如欧洲和日本,而由于高消费造成的劳动力成本高昂,则更使美国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美国意识形态的霸权也处于“危机中”。“美式民主”是美国引以自豪的一种重要出口“品牌”。为此,美国大力推行“价值观外交”,不遗余力地向他国推销美式民主。采取的手段或明或暗,甚至不惜使用武力和发动战争的方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且不说阿富汗战争和公开用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人们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国相继发生的“玫瑰革命”、“橙色革命”中,也都能找到美国“输出民主”的痕迹。不过,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美国不仅在“输出民主”的过程中遭到顽强的反抗和抵制,而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不仅加重了政府的债务负担,削弱了美国的基本实力,而且恶化了美国的国际环境,在政治上使美国的声誉受到严重伤害,表明绝对的军事优势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政治胜利,被视为是美国霸权开始走向衰落的一个标志。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这次危机的危害和影响尚在裂变中,还远不见谷底,但有个事实已非常清楚,即:目前对世界经济运行影响极大的以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