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圳房地产市场(原创)据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市场报告,2005 年,深圳市商品房价格为7659.18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17.28%。其中,商品住宅均价为 7040.10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17.38%;办公楼均价为 12490.88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24.71%;商业用房均价为 15611.48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25.63%。不变的是上涨的趋势,改变的是上涨的幅度,永无休止的是多空的“口水大战”。在宏观调控政策之下,深圳地产以超过 17%的涨幅,从全国地产的“乖小孩”摇身一变,成为绝对叛逆的“坏小孩”。从深圳近几年的房价走势来看,上涨速度较为稳定,即便是在 05 年的上半年,房价也仍然保持较为稳定而缓慢的上涨。05 年年中,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实施,深圳市场与全国市场一样陷入了供需萎缩的观望期,然而在 8 月以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在有限的市场供应面前,需求却日益旺盛,促使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进入 10 月以后,这种价格的上涨开始加速。同时,伴随房价的持续走高,各类观点的交锋也日渐升温。百家争鸣回顾 05 年楼市,市场上对于房价火爆上涨根源的探讨同样火爆,观点理论可谓包罗万有、各有千秋,但却也都差强人意。呼声最高的当数“供需论”,但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人都把供需理论中的“需求”理解为销售量,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市场中仍然有大量的需求由于没有实现其最终购买行为而被忽略,而这个购买行为在未来的任何时间段里都有被实现的可能。对于需求的把握,不仅需要掌握销售情况,还要掌握城市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及城市人口积蓄收入变化的情况等等。而目前各种“供需论”均无法提供这样一个较为准确全面的需求数据,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多只适用于分析市场现状,而无法对市场未来走势作出准确的判断,是一种典型的“事后诸葛亮理论”。其次是“泡沫论”,谢国忠自 03 年就中国房地产发展抛出此论调之后,全国上下中外学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论战,而谢所在的摩根却在 05 年大量购入上海物业,如此心口不一,未免让人疑惑。而就在深圳房价飞涨的同时,某主流媒体以同样的分析套路再次抛出“泡沫论”,该文称,深圳房价的暴涨乃百亿长三角炒房资金南下所致,但实际上从深圳楼盘的成交客户资料来看,并没有发现长三角客户大批量购置房产的痕迹,可见,此种“泡沫论”是纯粹的“拍脑袋理论”。05 年年底,作为权威机构的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则祭出了“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