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成本效益论文: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成本效益分析【摘要】城市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源头集中区域,城市规划建设是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政策领域。控制城市化过程中的碳排放,需要采取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在当前我国各地政府都要建设低碳城市之际,对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十分必要。城市政策手段必然有其成本,而政策手段带来的效益也需要有科学客观的分析,才能在制定政策及建设项目时提高社会整体资源效率,达到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目的。本文提出有必要建立一套低碳城市成本效益理论和方法,评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政策和投资决定。【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城市;成本效益分析;碳排放1 引言根据《中国城市化战略的低碳之路》报告[1],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54.84%,城市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源头集中区域,是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在城市低碳发展方面,一般都需要考虑 4 个对城市节能减排有较大影响的碳排放源头: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城市居民消费和城市产业结构[2]。要控制城市化过程中以上源头的碳排放量,需要采取政策去推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政策强调控制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透过空间规划和土地开发建设手段,应用碳审计方法,明确不同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对排放目标的效应,并制定低碳经济愿景和指标[3]。本文指出政府在城市发展领域中,有关推动低碳城市的政策和行动无论是单项手段还是组合方式,都有其相对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成本和效益。因此,有必要为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政策或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建立相关理论和分析模型,以科学客观的角度去作出政策和项目投资决定。2 成本效益分析基本概念2.1 基本概念成本效益分析方法(Cost Benefit Analysis-CBA)在基础设施和环境规划等领域已有不少应用经验,一直是环境规划和评估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中的重要决策工具。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是:由环境破坏和污染引起的影响可以用经济损失来评估,可以以市场价格直接计算,或以不同的经济计量方法来测度。同时,为了避免环境破坏和损失,社会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去减少损失不同手段有不同成本,因而产生不同效益。成本可以包括时间、人手、交易、资金和资产投入的各类成本,都可以统一以经济价格为度量单位。成本也是针对不同主体而异的,效益包括不同主体如社会、群体、个人效益,也可以以经济价格为度量单位。以成本效益计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