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欠发XX县区区的社会综合治税[摘要]搞好税源调查,加强税收征管是各级政府提高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税源控管,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构建一个“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地方税收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对于营造依法、公平、和谐的治税环境,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税源控管社会综合治税增加财政收入一、充分认识做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重要性强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是税务机关加强税源控管、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随着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业的有序推进,三产比例的调整变化,经济实体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的不断创新,造成社会涉税信息不断变化。对部分行业,尤其是一些零散税源、短期税源的掌控难度加大,影响了税收征管质量和征管水平的提高,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当前,社会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经济要发展,需要财政给予更加有力地支撑,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增长相对粗放,缺乏支撑性好项目、大项目,服务业发展滞后,底子薄、欠发达,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社会综合治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依法治税,增强税源控管能力税收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税收原则,不得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不得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摊派税款,杜绝混淆税款入库级次、混淆征管范围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在税收执法行动上下功夫,针对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业、煤炭及关联企业、服务行业实施分门别类,集中清理,重点突破;结合国家出台的结构性减税,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流动性较强的公司等零星税源,实行联合行动,拉网第1页共3页式排查;对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纳税评估,强化收入分析,准确掌握进度。要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大力实施税收源头控管。各有关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凝聚工作合力,认真履行行政协助义务,积极支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三、做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重要措施一要加强税收征管。坚持大税小税一起抓,强化征管手段,建立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继续挖掘地方税收增收潜力,规范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加强对分散、易漏、难管、征收成本高的税收管理,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深入推进纳税评估,选好评估对象,把握评估疑点,抓好实地核查,保证评估效果。强化税源监控,对重点企业、税源变化异常的企业和行业、未达到起征点的纳税人、非正常户要加强分析与预测,提高动态监控水平。加大稽查力度,实行重点稽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依法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做到以查促管、以查增收。二要强化法制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税务部门要坚持“以票控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在检查或办案过程中发现使用假发票或未取得发票的,要依法进行查处。公安部门要与税务部门密切协作,严厉打击逃税、抗税、恶意欠税和贩卖、使用假发票等违法行为,并对移交的涉税案件,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各金融机构在收到税务部门的查封、扣押存款账户通知书后,要及时予以配合办理。审计部门要对审计对象的投资建设、重点工程、应税收费、应税收入等项目的税收缴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涉税问题要通知税务机关依法查处,符合移送条件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县政府要成立社会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集中财政、纪检、国税、地税等部门人员,牵头搞好税源排查,特别是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业、煤炭及关联企业的清理清缴工作,协调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部门做好协税护税,国税、地税部门依法征收,及时跟踪服务,定期通报综合治税工作和各有关单位的履职尽责情况,确保各项工作的上传下达。第2页共3页公安刑侦、纪检、检察院、法院、人行等部门人员主要对逃税、抗税、恶意欠税和贩卖、使用假发票等违法行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