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费用供需控制分析陈全明 姜曙光【摘要】从医疗保险费用的需求面来看,需方道德风险有事前道德风险、事后道德风险以及动态事后道德风险三种形态,要减少道德风险的危害,必须采取部分负担政策。部分负担政策所能达到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价格弹性。从供给面分析,医生和医院存在着诱导需求现象。诱导需求在医疗服务供给增加的情况下,医疗服务价格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出现上升的趋势。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政策,不能只从需求方着手,医生和医院有诱导需求的能力至少会抵销一部分需求面成本分担政策的效果,因而必须两种政策一齐搭配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关键词:道德风险 诱导需求 供方控制 需方控制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医疗保险费用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1996 年到 2001 年,我国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了 8.9%,农村增长了 2.4%,但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年均增长了 13.5%和 11.8%。①2003 年,城市居民次均就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 219 元和 7606 元,农村居民分别为 91 元和 2649 元②。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 2005 年 4 月 18 日指出,近 8 年来,我国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 1.3 倍,住院费用增长了 1.5 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 13%,住院费用增长 11%,这些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已成为居民的重大负担。究其原因,除了外生性的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增加,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高新技术的应用等因素外,还包括内生性的供需双方道德风险因素。本文仅就内生性的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医疗保险制度而言,要从微观层面控制医疗费用,建立医疗费用约束机制,就要从供需双方道德风险着手,控制和约束双方的道德风险,即:“供方控制”和“需方控制”。一、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需求面分析① 参见中国统计年鉴 2003。② 参见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需求面成本分担政策是否能成为有效的费用控制策略,取决于消费者在使用医疗服务时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消费者的医疗需求是否对价格有反应目前尚存争议。按照非经济学的观点,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使用取决于需要,而消费者是否有需要,是由医生决定因此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使用,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经济学的观点则认为,消费者的医疗需求也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医疗支出需求面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探讨。(一)道德风险的三种形态道德风险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