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一行心得体会 人生,有很多种选择,有人追求享乐,有人追求安逸""而XX 省 XX 县区临淇镇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根 54 年如一日,带领白泉村“两委”一班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需,不断改变山区贫穷落后面貌,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人生的辉煌。54 年来,他每时每刻都用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积极工作,为白泉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张福根身上我们真实地看到了黄土地的潜力,真实地感悟到劳动创造一切包括人类自身的真谛;从张福根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带领的白泉村群众治山治水创造出的一个人间奇迹,是党领导林州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缩影。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白泉村位于 XX 县区临淇镇南 12.5 公里海拔 1200 多米高的太行山上。全村 550 人,132 户,所辖 10 个自然村,6 个村民小组,村委 5 人,党员 32 名,村民代表 30 人。山坡耕地 660 亩,四面环山,荒山面积东西长 25 华里,南北 15 华里。经过全村村民的不懈努力,该村 2008 年人均收入 6500 元,2009 年达到7000 元。 这是一双当家理财为民造福的手,这是一双为改变山区面貌可以豁出生命来拼搏的手,这是一双为民排忧,为群众利益而忙碌的手。张福根的手上还缠着胶布。他告诉大家:家乡养育了我,我就要报答养育之恩,只有扎实工作,为民造福,无私奉献,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这就是深山沟里一名共产党员一生所追求的人生观。 巍巍太行,重峦叠嶂,它是永久的丰碑,凝聚着白泉村人民的勤劳与辉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张福根常对群众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因为该村座落在海拔1200 多米的高山上,每年冬天的气温要比山下更冷些。这些土第 1 页 共 4 页薄石厚的小地块,东一片、西一片的像炕席一样大小,挂在沟两边的山坡上,只能靠天等雨,遇到旱年颗粒不收。群众吃水就更困难了,真可畏吃水贵如油。为改变祖祖辈辈穷日子,必须先解决群众的吃水和温饱问题,改变一日三顿老锅汤的被动局面。他组织当时的大队干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首先解决温饱,掀起了向荒山上进军,向山要地,向地要粮的热潮,使土地小块变大块,坡地变平地,经过大干、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