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小学生》读后感(共 5 篇)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 1 经钟校长推荐,我有幸读到了一本从心理学层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的书籍《读懂小学生》。这是一本分析学生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的案例。整本书共有 48 个案例,均从具体的事实案例中分析了其心理原理,从而“对症下药”、“直击要害”,将一个个对于班主任来说棘手的“案件”“破解”。 当读到“出口成‘脏’的男生”这一案例时。我忽然感悟,这不就是我们班的廖鸿德吗。那个全班学生的“话题男孩”,那个女生来办公室给我打报告的名字频率出现得最高的“脏话王”。我无数次“请”他到办公室进行思想教育没有任何改善,联系家长共同教育也于事无补。这个案例的到来简直就是“天降甘露”。我赶紧往下面看,原来是家庭原因让那个男孩养成了讲脏话的坏习惯,说脏话对于他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于是心理老师找到了他的家长要求家长共同改掉这个习惯,从那以后男孩慢慢改掉了讲脏话的坏毛病。从此他朋友变多了,学习习惯也得到提升,人也变得开朗许多。我照葫芦画瓢,试着去找找我们班“脏话王”说脏话的原因。不找不知道,一找便发现他说脏话的一小半原因还在我身上。他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时管不住自己,不是开小差就是去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因此他的点名率很高。他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用不文明的语言去刺激班上的同学,让他的名字一遍一遍的出现在我的耳边。在一次日记中他写道,我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好学生,就算我有所改变也改变不了老师对我的看法,那我什么要改变,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原来如此,我找到了廖鸿德,说出了我最真实的想法以及我反复教育他的初衷。我们约定,给对方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星期我不批评他,他从此不再去刺激其他学生。慢慢的一个星期变成一个月,我再也没有收到班上同学的“举报”。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偶尔偏离航道,上帝的调控会让他们慢慢回归正确的轨道。我们就是那个上帝,我们要做那个上帝,从逆反心理中击溃他们,再去建设他们美好学习生活的神。 第 1 页 共 9 页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 2 目前,许多教师一方面感叹不懂学生,另一方面却只研究教材而不研读学生,只研究教法而不研究学法。这种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忽视学生的学的片面做法,导致教师对学生了解甚少,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学低效。读懂学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