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摘工程结构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如箱形基础,施工期间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作用和自身收缩等变形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若设计和施工不当就会产生危害性裂缝.过去,我国大都采用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但由于结构的整体性、使用功能和建设工期等方面的原因,现对这类结构均提出了无缝施工的要求,即在施工中不设伸缩缝或后浇带,同样能够满足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要求。文章即提出了对这种无缝施工工艺的一些探讨,以期能得到对温度控制措施的一个全面的了解用以指导我们的现场施工。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温度控制措施要1第一章引言1。1 概述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由于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筑业向高、大、深和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工业建筑中的大型设备基础;大型构筑物的基础;高层、超高层和特殊功能建筑的箱型基础及转换层;有较高承载力的桩基厚大承台等都是体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已大量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之中。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定义。只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中认为“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 lm 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简称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提法不够科学准确,因为很多独立基础的最小尺寸大于 lm,却不是大体积,也有很多结构最小尺寸小于 lm,但体积较大,水化热引起的变形也较大,应列入大体积混凝土之列。美国混凝土学会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尽寸大到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和水化热引起的体积变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美国混凝土学会还认为应考虑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化与开裂问题。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海工混凝土设计与施工建议》规定“凡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最小尺寸大于 0.6m,特别是水泥用量大于 400kg1m3 时,应考虑采用水化放热慢的水泥或采取其他降温散热措施”.国外对大体积砼的定义,即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同时也考虑了水泥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化与裂缝问题。参照国外的标准,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较大,且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以避免水泥水化热及体积变化引起的裂缝,这类结构称为大体积混凝土。2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最早出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用中许多科研工作者对“大体积混凝土”已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展至今从理论到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