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力索和接触线1.1 检修标准1.1.1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驰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驰度不得大于:简单悬挂为 15%,全补偿悬挂为 10%。1.1.2 承力索和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为:地面路段,承力索高度误差为±75 毫米接触线的高度误差为±15 毫米;隧道内,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高度误差为±15 毫米。1.1.3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相对位置,直线地段承力索应位于两接触线之间的中心线的正上方,曲线地段,承力索应和两接触线之间的中心线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允许偏差为:地面路段为±20毫米,隧道为±10 毫米不允许向曲线外侧偏移。1.1.4 链形悬挂对接触线的间距为 40 毫米,其所在平面要和轨成平行。1.1.5 接触线的坡度允许范围为跨距的 1/400~1/200。1.1.6 承力索应无锈蚀、断股,接触线无硬点扭面存在,其磨耗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1.2准备工作1.2.1 人员:9~10 人(梯车作业);7~9 人(作业车作业)。1.2.2工具:梯车、温度计、钢卷尺、水平尺、皮尺(10m)、兆欧表、油桶、铜锤或塑料锤、导线纠正器、游标卡尺、包(内有常用工具)、砂纸、线坠、道尺、用具、导高测量仪、大棕绳和滑轮。作业车等。1.2.3 材料:黄油(工业凡士林)、扎线(铜线)、线夹等。1.2.4 安全:作业组人员要按规定穿戴,作业时的安全措施要完善正确,安全用具、防护工具。1.3 检修步骤1.3.1 检查承力索有无锈蚀、断股;1.3.2 检查承力索一接触线的相对位置;1.3.3 检查承力索和接触线定位点的高度及跨中驰度;1.3.4 检查两接触线所在平面是否和轨面平行,导线的偏磨情况。1.3.5 测量接触线定位点、跨中及异常点的磨耗。1.4处理方法1.4.1 简单悬挂定位点和跨中的承力、接触线高度:a 定位点处接触线的高度基本上不随温度而改变,如高度不合要求,其调整方法如下:(1)当结构高度符合要求时,调整腕臂的位置来调整接触线高度;(2)当结构高度大于规定值时,调整结构高度来调整接触线高度;(3)当接触线高度误差大于时,可同时彩上式两种方法来调整接触高度。b 跨中接触,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当跨中接触线高度或驰度不满足要求时,处理方法如下:(1)调整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2)调整下锚处调节螺栓。1.4.2 全补偿链型悬挂定位点和跨中的承力、接触线高度:理论上,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没有外加负载的情况下,无论气温怎样变化,各吊弦点距轨面的高度始终保持一致,处于无驰度的状态。运行中,当高度和驰度发生变化而超出了规定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