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www.xinghuo100.com星火教育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初一学科语文授课教师秦老师上课时间2016年03月日第()次课共()次课课时:3课时教学课题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教学目标1.掌握关键词句的答题技巧;2.通过练习过关,积累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关键词句的答题技巧;提交时间2016年月日学科组长检查签名: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课前热身】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2)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这是荒园,rénjìhǎn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用来捕鸟。(2)有几个便用纸糊的kuījiǎ()套在指甲上做戏。(3)我虽然很lǎnduò(),却也知道害羞呀!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是()A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小屋,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B从他语无伦次的话语中,我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D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你不能自作主张。送给别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B:我们看到了“奥运之星”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C: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D:交警战士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知识梳理知人善教培养品质引发成长动力第2页共10页www.xinghuo100.com一、课题解读词句的理解和赏析是初中语文阅读的重点之一。学习文章,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理解和赏析句段,品味语言的风格,把握文章的情感及主旨,以及对人物分析,都要借助于对词语的理解。可以说,理解及赏析词语贯穿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阅读理解及写作的基础。学生在答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无从下手,跟着感觉走,靠着经验蒙;答题没有思路,无章可循。写作时用词不当,甚至出现病句,使文章生涩难懂,缺少文采。二、常见题型1.理解加点词句的含义。2.体会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3.分析加点词句的作用。4.加点的词句好在哪里。5.句中加点词能否被另一词替换。6.试分析加点词句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情感。三、归纳方法1.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1)首先明确词性(动词、形容词)、词的感情色彩(褒词贬用、贬词褒用);(2)明确修饰的对象(人(外语神动心)或物)(3)分析词语的本义。(4)紧扣上下文,分析其与上下文的关系。(5)结合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分析词语所提供的信息。(6)规范答题(答出文中使用该词句的原因)。2.赏析词语的方法(1)结合修辞进行赏析。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拟人:给……赋予了人的情感(或把……人格化),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事物……的特征,也体现出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排比:不仅句式整齐,而且增强了语势,强调了人或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人或物……的特征,加深了读者印象,表现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2)形容词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仅表现出人或物……的特征,也表现出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3)把无形或抽象的……(事物)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写出(事物)……的特征,表现出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4)符合特定人物的特有行为(如:盲人、孕妇、腿脚不便的人等)。不仅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心理、性格、精神品质、形象等),也表现出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5)表现出人或物……动作、样子,也体现出人或物……的特征(心理、性格、精神品质、形象等),也表现出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6)对叠词的赏析。不仅突出人或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律美。(7)结合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提供的信息,并体会作者提供这些信息的意图(如:表现人或物的特征、突出人或物的形象、体现人或物的精神品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3.典型例题精讲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