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胭窝囊肿临床路径一、胭窝囊肿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行(二) 诊断依据症状:胭窝囊肿多发生于儿童与老年人,儿童发病为先天导致,两侧对称。老年人多表现为膝关节无力、软弱、关节后部疼痛等。囊肿较大时可妨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甚至可影响腘窝的静脉回流,出现局部或膝关节以下部位水肿。但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则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体征:在胭窝部可触及有弹性的波动性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而且和皮肤或其他组织不粘连。线检查:将空气注入囊内拍摄线片,可发现滑囊与关节相通,以此则可确定诊断。超声检查检查腘窝囊肿可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半月板囊肿。•膝部腱鞘囊肿•胭窝动脉瘤•腘窝动脉囊性变•孤立性外生骨疣•腘窝静脉曲张•半膜肌断裂或肥大•股二头肌腱囊肿及起自膪外侧神经的囊肿。(三)治疗方案的选择非手术治疗:小的、无症状的不需治疗。也可穿刺抽液,局部注射波尼松龙,效果较好。手术治疗:大的、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的,手术切除。(四)标准住院日为天(五)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腘窝囊肿疾病编码。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天(指工作日)所必须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糖、血型、出凝血时间、肾功、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心电、胸片,腘窝彩超。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血离子、血脂、血粘度测定、心彩、腹彩。(七)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代头抱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推荐使用头抱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次,一日次;()儿童:一日量为体重,分次给药;()对本药或其他头抱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过小时加用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天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监测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输血:通常无需输血。。(九)术后住院恢复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十)岀院标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