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阿德勒疗法详细介绍VIP免费

阿德勒疗法详细介绍_第1页
1/9
阿德勒疗法详细介绍_第2页
2/9
阿德勒疗法详细介绍_第3页
3/9
1阿德勒学派治疗法在心理动力治疗取向的发展,阿德勒跟佛洛依德与荣格都是有力的贡献者。阿德勒曾跟佛洛依德合作过十年,后来因理念不合而拆夥,在一九一一年他辞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一职,翌年创立个体心理学协会。佛洛依德则声称不支持阿德勒的观念,也不承认他是个良好的精神分析师。后来,正如第四章所述,许多精神分析师陆续偏离正统的佛洛依德理论,这些人包括:凯荷妮(KarenHorney)、弗洛姆(ErichFromm)、苏利文(HarryStackSullivan)。他们均认为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对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这三位治疗师通常被称为新佛洛依德学派,但是安斯巴荷 (HeinzAnsbacher,1979)则认为称他们为新阿德勒学派较为适合,因为他们已脱离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观与决定论,而接近阿德勒的心理社会化与非决定论等观点。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认为人类可以从整合与完整的观点来了解。此种看法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认为我们的未来方向远比过去重要。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并以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标。我们创造自己,而不是仅受到幼时经验的塑造。阿德勒在一九三七年去世之后,德莱克斯(RudolfDrelkurs)将其学说引进美国,特别是应用在教育与团体治疗上的原理,并提出「儿童辅导中心」及「多功能专业人员训练」两项构想。随后,OscarChristensen 等人也将阿德勒及德莱克斯的理论应用於协助儿童、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社工人员。治疗目标阿德勒谘商重视当事人与谘商员之间的契约合作关系,通常此一契约系要求双方一齐澄清与探索当事人有那些「错误的目标与假设」,随后则以再教育的方式重新拟定建设性的目标。治疗的基本目标在於培养当事人的社会兴趣,这当中伴随着提高其自我察觉能力,并修正其基本假设、人生目标及基本观念(Dreikurs,l967)。阿德勒不认为当事人是需要治疗的患者,谘商的目标在於透过再教育,使当事人能在施与受之间感到公平,而愉快地生活在社会之中(Mosak,1995)。因此,谘商历程在於提供讯息、教育、指导、与鼓励给丧志的当要人,使其重建自信。当当事人重拾勇气而能采取与社会兴趣一致的行动时,其生活即可开始迈入有益的光明面。阿德勒学派谘商员会教育当事人以全新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别人、与生活。透过提供崭新的认知地图,谘商员将协助当事人改变对周遭情形的知觉。莫萨克(Mosak,1995,p-67)将历程中的教育目标列出如下:1培养社会兴趣。2 协助克服挫折感与自卑感。3 修正其观点与目标一一即改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阿德勒疗法详细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