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四年级下册第 6 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学校:教师姓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一、日积月累 (教学重点)(一)重点字词。均匀 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嫩茎蛟龙枯萎( 主要依据文中出现的带方括号的多音字、文后出现的会写字和会读字、课文中的典型词语以及在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 1. 应会读字:具体写出哪些生字均匀茎 柄蛟2. 趣味识字(字理识字):编字谜:叠(三又替点在宜上)触(一虫角在左,行走不方便)3. 易读错字:蛟(读一声)柄茎逐4. 多音字:铺 p ū (铺设) p ù (卧铺)5. 应会写字:(1)写正确:逐(豕没有一点) ,痕(里面不是良)(2)写美观:虎(第一笔是短竖,第二笔是短横,第三笔横钩)6.指导书写①指导书写的字:叠虎②指导要点(按规律分类指导) :叠:中间的秃宝盖托住上面遮住下面,三个又字要写小。虎:第一笔是短竖,第二笔是短横,第三笔横钩。2 / 19 7. 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分类积累词语) :植物的部分:根茎叶柄触角植物的生长空间:均匀重叠空隙8. 强调多音字及儿化音的读法。嫩茎一顺儿漾起波纹触着墙痕迹蛟龙(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 3---5 段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 练习概括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2)概括方法:段意连接法2. 体会整篇文章的表达顺序(1)文章表达顺序(说明文理出文章结构) :课文是按先写爬山虎的生长地方,然后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再写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最后写它是如何 一步一步 往上爬的顺序来叙述的。(2)体会方法: 标出描写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的词句。3. 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叙述和描写。3 / 19 4. 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1)重点词句: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触、变、巴、拉、紧贴等一些列动词。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的往上爬。(2)体会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向上攀爬的,通过一系列的动词(触、变、巴、拉、紧贴)知道爬山虎爬墙的过程以及与墙的关系。5. 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