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中植物多样性的体现策略摘要:园林规划中植物多样性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在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举措,希望能为园林规划中植物多样性建设、生态环境稳定提供参考。关键词:园林规划;植物;多样性;生态安全;景观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追求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潮流,无论是优化居住环境、 减少污染还是构建充满魅力的园林城市都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必然选择。园林城市的规划意味着将自然引入城市,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享受, 园林规划所构造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与多物种将会增强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环境稳定性, 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不过随着园林规划的积极开展,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植物多样性选择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下面我们结合园林规划实际情况对植物多样性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1 园林规划中植物多样性存在问题分析城市园林规划引进了众多植物,这些植物的引进种类多、引进方式多样化、 引进规模大, 给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不少积极影响,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诸如不经实验引进、破坏生态环境稳定、驯化间隔过短等问题, 虽然短期内有利于构建园林城市,满足其对多样化植物的需求, 但是混乱无序的局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和引进并非简单的绿化工程,其中涉及到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对植物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科技含量高的工作, 只有在确保适应性试验和风险评估过关之后才能够进行引进。 随着园林规划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新植物的引进越来越多的重视商业价值与观赏价值,对于生态价值和风险则大为忽略,逐利环境下,大量植物被非法推广。这种局面无疑是由于我国绿化植物引进制度和监督制度的缺失所致。目前除了《植物检验检疫条例》 外,我国有关绿化植物引进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由此增加了植物引进的风险[1] 。比如前些年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三裂蟛蜞菊、凤眼莲等已经对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生态失衡、植物泛滥等情况屡见不鲜。初步统计显示,我国外来杂草共75 属 107 种,其中就有 62 种是作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饲料、牧草等引进的[3] ,这些惨痛教训再次敲响了盲目引进的警钟[2] 。有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引进的百多种植物中超过一半是作为观赏性植物、经济性植物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