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集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审校聚 集 素 (Clusterin,CLU)亦 称 异 二 聚 体 硫 酸 糖 蛋 白 (sulfated glycoprotein-2,SGP-2), 是一种前列腺雄激素抑制物。 1983年由 Blaschuk 等首次从山羊睾丸网液 (ram fete testis fluid)中分离出来 , 因其支持细胞聚集而得名, 于1992年统一命名为聚集素( Clusterin)。其后逐渐发现在聚集素广泛存在于人类与各种动物的许多器官与组织中, 如睾丸、附睾、肾脏、肝脏、肺脏、子宫、卵巢、乳腺及前列腺等器官 , 在睾丸、附睾、肝、肾等脏器表达水平较高。也几乎存在于包括血浆、乳汁、尿液、脑脊液和精液等所有体液中[1] 。聚集素蛋白在进化中高度保守, 在氨基酸水平上不同动物间具有很好的同源性。最近发现,聚集素在细胞凋亡、脂类的运输、细胞周期调、 DNA损伤、细胞黏附、组织重塑中起重要作用[2] 。这些作用提示聚集素可能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聚集素的认识源于一些肿瘤细胞对聚集素的研究。一、聚集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基因定位人类的聚集素基因是单拷贝基因, 定位于 8p12-p21, 由9个外显子组成 , 含有1651个碱基 , 编码44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研究也证实了聚集素在体内可发挥具有相互矛盾的双重作用 , 这可能与 CLU在细胞内通过选择性剪接形成糖基化和非糖基化两种蛋白质亚型有关, 即分泌型的 clusterin(sCLU)和核型 clusterin(nCLU) ,其中sCLU是生理条件下聚集素的主要存在形式。sCLU是一种细胞保护因子。 sCLU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 76~80ku的糖基化蛋白[3] , 对大多数细胞来说是一种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因子。sCLU的表达由全长聚集素 mRNA的第一个 AUG密码子开始翻译 , 表达相对分子量为 60ku的sCLU蛋白前体。该蛋白可在前导肽引导下定位于内质网, 经过加工 ,暴露出其 α β 位点 , 并在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过程中进行糖基化。当被转运至高尔基体时 , 该蛋白的 α 和β 位点已经发生了剪切和糖基化, 结果形成了一种 α 和β多肽链之间由五个二硫键相连的80ku分泌型糖蛋白。 目前多数研究证实 sCLU 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 可以对抗细胞凋亡 , 并参与肿瘤进展和体内肿瘤细胞的治疗抵抗反应。2 研究发现[4] ,sCLU通过和活化的 Bax 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抗药性反应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而保护细胞的。二、聚集素与肿瘤的形成可能机制1、对抗细胞凋亡作用 ( 可能是最为主要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