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总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循序渐进,着力构建政府职能转变、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组织领导方面,根据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明确规定了我局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内容。成立了xx区文广旅游局文化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发相关文件为我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在组织保障全年报送文化信息120条,利用文艺演出、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进行政策解读和发放宣传材料。二、贯彻落实方面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今年,我局参加了xx区迎新春三下乡文艺演出xx区迎新春文艺汇演,组织了文化志愿者进基层服务活动、xx区年迎新春文化志愿者进社区演出、xx区正月十五花鼓灯抵灯大赛等群众文艺演出11场。编导的舞蹈《俏夕阳花鼓情》和《大辫子》参加市文广新局主办的年度温馨xx欢乐珠城全市优秀节目展演,精彩的表演受到市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2、弘扬传统非遗文化此外,组织非物资文化传承人冯开苗家庭在科学宫广场参加xx市春节广场文化活动家庭才艺展演,同时花鼓灯节目《欢乐玩灯人》荣获二等奖。在市文广新旅局组织的民间花鼓灯艺人评选命名工作中,我区4名花鼓灯传承人分别获得xx市十大金锣手、金鼓手、金镲手、帅鼓架的荣誉称号。同时,今年年初,我区长青乡宗洼村列入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单位,我局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实施,充分统筹安排现有的资源,在全局有限的资金中抽出专款为宗洼村投资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现农民文化乐园已建设完成。针对禹王宫文化保护工作,我局积极和市博物馆进行对接,现规划已完成,整个项目正在推进中。我局在弘扬传统非遗文化中积极推进皮影戏文化进基层、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家皮影戏优秀剧目《金兜山》,分别在张公山第一第1页共3页幼儿园、朝阳三小等校园,和张公山社区、万达广场组织了系列传统文化进基层、进校园文艺演出10场。同时根据我区品牌花鼓灯艺术发展的趋势,针对全区花鼓灯艺术发展特别是冯嘴村花鼓灯第一村花鼓灯艺术现状,制定了冯嘴村花鼓灯艺术工作方案来针对今年全区花鼓灯艺术发展。为了提高我区花鼓灯艺术传承人技艺,聘请有着丰富花鼓灯艺术教研经验、国家一级编导金明老师、泗州剧院国家一级舞蹈演员郑军、周昊担任我区花鼓灯的艺术编导和少儿花鼓灯演员培训,通过科学规划、逐步实施舞红花鼓灯创造新生活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夯实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的文化品牌。为加强花鼓灯艺术生命力,以非物质文化文艺团体和企业联合的形式,与能源集团共建花鼓灯艺术团这是我局在非物资文化上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工作目标下的新举措,在打造企业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花鼓灯艺术。3、推进民生工程实施我们围绕惠民、便民这一中心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民生工程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春节前,我们即召开新年度民生工程工作会议,有针对性重新布置民生工程计划,要求实施单位严格按计划实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同时根据今年民生工程新情况,和市文广新局关于民生工程的新要求,与市唯一有省级电影放映资质的放映队,签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合同。我区民生工程完成了农村电影放映468场,送文艺下乡39场,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公共文化信息建设、送文艺下乡等民生工程全面向群众开放。三、改革成效方面我局文化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制定了岗位设置管理方案,通过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文化馆(站)全面免费开放,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任务,投入10万元为马城镇综合文化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配置齐全了内部设施,投入12万元建成长青乡宗洼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有效凝聚我局发展力量,优化文化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