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的模量与厚度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郭跃华(赤峰市敖汉旗公路管理工区)摘要本文利用路面结构设计计算出了各层层底的应力。通过图示系统分析了基层的模量和厚度对各层层底应力、疲劳寿命、弯沉值的影响。得出:提高基层模量将有效的减小面层底部的拉应力, 但模量过大时基层底部应力过大易产生裂缝,因此在保证面层受力有利的前提下模量不宜取的过大;随模量增大疲劳寿命降低很快, 路面总弯沉减小;适当提高基层厚度可以有效减轻路面破坏。综合各因素考虑基层模量取800~1200MPa 为宜,基层厚度取20~30cm为宜。关键词 :基层模量基层厚度弯沉值 疲劳寿命1 引言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结构形式主要是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由于半刚性基层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的受力结构层,因此半刚性基层的好坏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非常大的影响。鉴于此研究半刚性基层的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 路面结构参数的确定沥青路面的结构参数包括各层厚度、模量、泊松比3 方面。通过研究发现,其中任何一个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将会对路面的路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里将围绕基层的模量和厚度展开讨论。2.1 基层厚度范围的确定路面结构中采用了收缩性小, 表面不会软化和抗冲刷能力强的水泥稳定粒料为基层。从消除半刚性基层软化来说, 稳定粒料不需要有多大的厚度。从尽可能消除冲刷唧浆现象来说, 就稳定粒料基层而言, 主要是混合料本身的抗冲刷能力。但稳定粒料基层的厚度对其稳定细料土底基层的冲刷现象有影响。稳定粒料基层愈薄, 稳定细料土底基层愈接近表面, 表面水透入后行车荷载产生的动水压力就愈大,底基层混合料形成冲刷唧浆现象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从国内外半刚性路面上发现冲刷唧浆现象分析,主要是半刚性基层受冲刷。建议路面结构中采用稳定粒料基层最小厚度18cm,加上沥青面层 9cm 或 12cm,稳定细粒土底基层处在路表27cm 或 30cm 以下,已避免冲刷现象。由于稳定细粒土的收缩性大, 还需要考虑底基层产生收缩裂缝的可能性。如果底基层碾压时的含水量是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那么受到至少27cm 或 30cm 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保护的底基层,其混合料含水量的损失是相当缓慢的,损失的量也是不大的(在特别干旱地区例外) 。因此,在路面使用期间底基层一般不会再干缩裂缝。如果铺筑基层时, 底基层已经开裂, 则铺筑基层和面层后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