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章第一节基本组织一、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自我更新过程。2. 兴奋性机体对环境中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3. 反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代谢及外边活动所发生的相应改变。4. 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5. 阈值也叫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6.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7. 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8. 组织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由起源相同、类型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9. 内皮衬贴在循环管道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10.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上皮,构成腺。11. 腺 以腺上皮为主所构成的器官,具有分泌的功能。12.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突起以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结构。13.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14. 效应器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可支配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15. 突触是存在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靶细胞)之间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特殊连接结构。16. 器官机体内由几种功能近似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17. 系统一系列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方面生理功能,构成系统。18. 体液调节指存在于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的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19. 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改变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其本身所呈现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20.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减弱的过程。21. 负反馈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加强的过程。二、填空题1.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_内测 _;较远者为 _外测 _ 。2.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 人体学常用术语中的三个轴是: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 。4. 人体的解剖学方位是以解剖学姿势 为标准描述的,近腹者为前 ,近背者为 后。5. 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 和 异化作用 两个方面。6.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为阈强度,阈强度愈大,兴奋性愈低,反之愈 高。7.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认为细胞膜由双层类脂 分子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 分子所组成。8. 按结构和功能上皮组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