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表扬与批评(一)引入通过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评价,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表扬一直被当做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的有效教育手段而被广泛运用。 生活中家长经常对孩子进行表扬,如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说“你真行! ”、“你真棒! ”可以使孩子增加自信心, 促进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形成 , 激励孩子进步。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 表扬属于“正强化”, 通过表扬来使那些符合某种价值取向的行为得以巩固,从而能够坚持下去并获得进一步发展。 正确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作用指向作用:被表扬的行为是孩子努力的方向强化作用:表扬使儿童对自身的好行为肯定后,会体验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心理面貌发生变化, 使其上进心及创造性等得到加强心理沟通作用: 通过表扬使孩子与家长产生心心相印的情感体验, 从而更好地建立起家庭成员之间和谐与融洽的关系赞扬式的表扬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什么,孩子对他自己说什么。 我们应当对孩子表达我们对他的努力、 帮助、工作和成就的喜欢和赞赏,然后由孩子本人对自己做出判断。如果我们把孩子值得赞扬的事 , 连同自己的感受一起真切地表达出来,孩子就会对他们自己形成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印象A滥用表扬收到的家长来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 鼓励孩子,但发现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表扬的作用似乎逐步在减少,1. 容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成人 ( 包括家长和教师 ) 是幼儿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会被幼儿当做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是惟一标准。为了获得自尊需要的满足, 提高自我价值感水平, 某些敏感的幼儿会注意成人的好恶标准,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成人。长此以往,这类幼儿容易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由于长期的“看别人眼色行事”,这类幼儿往往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 长大后其情绪极易受别人的态度与评价的左右, 因而常常生活得不快乐,不自信。2. 容易使幼儿形成好胜好强、 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幼儿, 他们由于受表扬过多而形成了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他们总要争“第一”, 不允许自己有失败, 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不允许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听不得别人受表扬。 这类幼儿忍受不了挫折、过分追求完美,而生活中又不会存在完美, 那么,他们未来的生活势必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