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如何打造制度建设的“流水线”?(原创)概要:制度设计体系化:通过职能分析,能够提前对制度文件进行系统化设计。编写操作规范化:制度的命名、编号、版本号、格式、审核、修订、发布等全方位提前制定规范。内容组织结构化:弄懂管理对象的本质,抽取制度的共性,文件内容分析批处理。正文:一个规范化的公司需要大量的管理制度,大量的管理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编写和维护,而这些大量的文件需要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员来参与,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让很多公司在规范化道路上望而却步,结果阻碍了企业规模化发展。有没有办法让制度建设具有批量生产的能力?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搭建起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制度体系?让我们借鉴传统制造业的一些方法来建一条“制度建设流水线”吧。在建这条流水线之前,希望你已经看过了我前面的文章,特别是关于“分类技术”和“职能分类”两节。 因为职能就是我们要“加工”的对象,职能的划分就仿佛是制造业中对不同原材料的分类,钢材、木材还是石材决定了我们加工的方法。一、制度设计体系化为了打造“流水线”首先要做结构设计。我们根据职能体系的层级设计制度体系的层级,从宏观到微观逐级细化,形成“金字塔”结构:? 刚要: 描述一级职能的纲领性文件。? 制度: 描述二级职能的框架性文件,是刚要的细化文件。? 规定: 描述三级职能的原则性文件,是制度的细化文件。? 细则: 描述业务活动的操作性文件,是规定的细化文件。纲要制度规定细则2 / 4上面以 HR制度体系为例,你就可以看出不同层级的职能和不同层级的制度文件之间的呼应关系。在细则的层面,还包括我们经常提及的规范和标准。? 标准: 重描述数据化指标细则文件,例如《出差住宿标准》、《工作午餐标准》、《办公物资配置标准》、《办公电脑配置标准》等。? 规范: 着重描述行为规则的细则文件,例如《电子邮件规范》、《工作日报规范》、《图纸编号规范》等。还有一类重要的文件叫流程。流程是描述跨部门、跨岗位的业务活动步骤的专项文件,例如《招聘工作流程》、《访客接待流程》、《文件发布流程》等;工作流程怎么建立,二维归位法:部门 / 岗位职能一职能二职能三职能四职能五岗位职责部门 / 岗位 甲∑ 部门 / 岗位 乙部门 / 岗位 丙部门 / 岗位 丁工作流程∑我们看纵向是岗位,横向是职能。比如说职能一是培训工作,岗位甲去收集培训需求,岗位乙做培训方案,岗位丙实施培训,岗位丁做培训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