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第周)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一、解释加点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2、五十而知.天命.(懂得)(规律)3、七十而从.心所欲(顺从)4、譬如为.山(堆积)5、止.,吾止也(停止)6、譬如平.地(使 ⋯平)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容易)(草木生长)7、进.,吾往也(前进)9、吾退而.寒之者至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10、今夫弈之为.数(作为)11、不专心致.志(集中于某方面)12、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13、使.弈秋诲二人弈(假使)14、其.一人专.心致志(代词,表示“其中的” )(专一) 15、虽与之俱.学 (一起)16、为是其.智弗若与(代词,代指不专心的人)17、尽.信《书》(全)18、取.二三策而已矣(采用) (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相当于“罢了” )19、以.至仁伐至不仁(凭借)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其中含义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是思考(空想)却不学习就(不得其义,无所收获) ,(对学习)感到危险而没有信心。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 聪明好学, 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称他(谥号)为“文”。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如果)晒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另一人却以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6、下列解释或翻译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