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在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科研意识, 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 当前,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这既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挑战,又是对教研工作的挑战。因此教学管理者强化人本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是新时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㈠、教学管理组织建立健全。①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制定出务实可选择教学计划并对每一学科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变重计划轻落实的现象,在落实工作计划责任到人, 奖惩分明到位; ②坚持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制度,教学管理人员均兼任中考学科的教学任务, 同时还经常性地深入课堂与教师同备同讲;③改革常规教学月查形式,从本学期开始, 教师备课要求提前一周备下周内容,同时,每周进行全面检查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学校对常规教学情况与教学业绩奖惩捆绑。④教学管理狠抓三种人:即学校干部、 青年教师、党员教师。㈡、建立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由教导处对教学环节和教师工作实施全方位量化管理,先定量后定性。A、认真开展教学竞赛,培养师生竞争意识。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科竞赛, 通过每一次竞赛在学校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竞争,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B、实施全方位量化管理,人人考核别人,人人被别人考核,改革分配体制,坚决打破大锅饭。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全体教师中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并把绩效工资总额的30% 做为本学期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奖励资金,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有绩多得、不劳不得、 无绩少得的分配体制。在执行绩效工资的同时,本校的评优评先名额一律按量化得分名次确定。量化得分倒数第一且得分低于全校平均分的80% 者,下期建议上级部门将其调出本校,上级主管部门另有政策的(如待岗等),依据量化管理得分,按上级政策办理。量化得分结果每月公布一次(量化管理打分细则另文)。 C、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的监督与检查,把教师工作落到实处。本学期要针对各个教学环节提出具体标准,然后制订详细的检查细则并认真组织落实。教师教案要求电子教案与书面教案相结合,其中电子教案要占所备总课时数的30% 以上,书面教案要体现某一课为电子教案。同时重点加强对教师的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监控与检查力度。听课活动要认真求实,重点突出各教研组组织的听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