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提升学校大课题“过程研究”品质的校本对策研究“科研兴校, 以研促教” 的办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办学者对以课题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提高学校办学品质的内涵发展已经形成共识。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自己的龙头课题,有的是县级的,有的是市级的,甚至有的是省部级的。然而,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着重立项,轻研究的现象。在实际中,对于如何真正开展学校大课题研究缺少方法。我们不难发现, 学校大课题的研究并没有给教师带来变化, 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 学生的行为任同往常。 教师们无法真正参与到学校大课题研究中来,研究过程形同虚设,研究成果也只是“纸上谈兵”式的论文情结。教育科研真正的价值无法体现。面对我校的县重点课题—— “农村小学教学中适应差异·有效分层的实践研究”,被教师冷落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再次的审视和思考,改良研究工具、完善研究制度,在大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一、学校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指导策略(一)校本研修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指导策略1.以校本研修加强研究的意识校本研修作为教师职业成长的途径, 教师已经把它作为提升自我不可或缺的平台了。作为对教师学习与成长的考核指标之一,已让广大教师有了“学分”的概念,借助校本研修的平台, 围绕学校大课题研究制定系列研修方案,能更好的引起教师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渗透大课题研究的意识。2.以校本研修加强过程性指导学校的大课题的研究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甚至是全体教师参与的大项教育教学活动, 是集体智慧的体现。 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能力差异、学科差异, 必然会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困难,如何更好的帮助大家顺利克服困难?提高研究的有效性?以校本研修为平台加强过程性指导。我校大课题在研究推进之前,学校教科室首先对“课题方案”进行解读,再进行分学科交流, 每个教师对方案中的疑惑进行阐述。只有在全体教师明白 “要做什么?”“为什么做?”的前提下,才能思考“怎么做?”。研究中期,教师们围绕各自参与研究的内容对照研究的目标,以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 共同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2 / 7 2014 年 9 月,我们以县教研室推广的“主题研究课活页设计2”为契机,制定新一轮的校本研修计划,以“课堂教学分层”研究为重点攻关项目,对如何撰写?如何实施?进行了指导。对提升课题的研究的品质起到了突破性进展。3.以校本研修促进成果的转换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并不缺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