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争: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未来】作者:不要二分法2007 年,一个电视摄制小组在美国街头采访美国人的储蓄帐户里有多少钱时,他得到了这样一些回答:“没有积蓄。”“我们都是‘月光族’”……让这些美国人花光储蓄甚至借贷消费的产品中就包括日本的电器、中国的鞋、南美的咖啡和中东的石油。看上去他们一点儿都不担心没有储蓄的未来,因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福利,而银行又随时可以借给他们利息低得接近于零的钱。过度消费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也埋下深深的祸根。沃伦·巴菲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尤其是过去 6 到 8 年里,这个国家的消费能力大大超过了它的生产能力,因为我们如此富有,所以我们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我们还能大量透支,但我们不能永远这样透支。2008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爆发,先是雷曼兄弟倒闭,随后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在世界金融领域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相继沉没,美国遭遇了 1929 年大萧条以来的最大金融危机。对这场危机的起因众说纷纭,但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这场危机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关系。美国前财长罗伯特·鲁宾:事实上事情并不复杂,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这句话要送给每一个人和分析家们,对国家经济而言,也不存在免费的午餐。在人类的贸易史上,各个国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其他国家获取贸易顺差,但进入二十世纪的后半期,美国对贸易顺差的态度却发生了根本转变。从 1995 年至 1999 年担任美国财长期间,鲁宾眼睁睁地看着美国的贸易逆差从 1737 亿美元升至 3389 亿美元,翻了将近一倍。事实上从 1980 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年都有 1000 亿美元左右的贸易逆差,而且呈加速度的趋势不断增长,尤其在小布什任职总统期间,美国的贸易赤字更是连续五年创出新高,2006 年达到了 7635.9 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占美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 7%。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当一个国家出现严重逆差的时候,它的外汇储备就会持续减少,本国货币就会出现贬值,从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1982 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由于贸易逆差导致外汇储备减少而发生的。但长期贸易赤字的美国政府似乎并不担心。保罗·奥尼尔(小布什任期美国财政部长):我曾做了 23 个月,但因持有不同意见而被解职。奥尼尔回忆说,对赤字问题毫不在意的小布什通过副总统切尼转告他,白宫不再需要他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