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谈生物教学中教材插图的有效利用摘要:08 年生物高考试题中对图解、表格、坐标中得出相关结论的题有所增加,特别是对结论的学科语言描述要求有明显的加强。重视考查学生识图、绘图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引起了我的充分重视。新课程高中生物教材通过大量的插图, 形象、生动、直观地说明了一些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 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直观性。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 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许多较为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更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在此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关键字:观察能力、识图能力、绘图能力、解题能力总体上说 08 年高考生物卷题型分数比例与前两年相似,结构比较合理,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试题力图反映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对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实验部分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识图、绘图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尤其设计了大量图表、图解题型,引起了我的充分重视。例 1: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 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B.b、c 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C.a、b、c 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D.b 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解析]:干细胞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动物和人体内的干细胞的一部分仍然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a 考察的是干细胞有分裂能力,b 考察的是干细胞有分化能力,c 考察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内容,b、c 因遗传信息表达情况就不同;b 过程形成的细胞不一定直接组成器官,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不一定可供器官移植使用,如造血干细胞。要害在“直接”。答案:D[点评]:此题以干细胞为切入点,以图解的形式呈现出来,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的有关知识,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命题的情景新颖。例 2: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 3 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解析]: 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 3 种方式:细胞→细胞、化学物质→细胞(通过体液完成)和相邻细胞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动物细胞形成通道,植物细胞形成胞间连丝)来交流信息。神经递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