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与大秦帝国读后感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是李斯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一句台词,背景是他与家族共一千多人即将腰斩,说话的对象是一同行刑的次子。“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大秦的第一丞相竟会沦落至此。李斯临终前的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心里触动不小,不仅仅是因为这位叱咤一生的风云人物晚年如此凄惨,更多是感佩于生死最后,李斯没有怀念过往的丰功伟绩,而是含笑问了儿子这句话。这句临终遗言透露出的辛酸悲凉难以名状,也让人看到了一往无前的治世能臣李斯真的被打趴下了,也看开了,大秦的气数尽了。从这句话的侧面也能看出,李斯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死前不忘用这句话安慰一同赴死的儿子。我想,如果这是一个电影镜头,这句话更多是伴随着李斯回忆年轻时带着孩子在楚国上蔡逐兔的场景而说出的,或是导演采用一种想象的方式,“宿将还山不论兵”,年老的李斯退休后回归故里带着孙儿逐兔,过着悠哉的晚年生活,笑看风云变幻。无论是哪一个场景,我相信都足以打动观众。 李斯能发出这句意料之外的遗言,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此前狱中的酷刑已经把他的意志和尊严摧垮,若是未经刑讯逼供就被赵高立刻押赴刑场,或许李斯还会大声疾呼“我对大秦有不世功勋,何故害我。”但一遍又一遍的审问逼供已经摧毁了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的心理防线,或许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在狱卒的轮番羞辱中,在酷刑停歇的间隙,他的悔恨,他的功绩,全部都已经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也想通了一切,故而在死前能做到如此坦然…… 这位大秦的二号人物见证了秦国走向巅峰,也看到了属于大秦的时代即将落幕,不知他说出这句话时,除了对功名利禄早已看破外,对自己一手辅佐起来的大秦江山是否还心存强烈的痛惜。 2、一生背负的两大争议性黑锅 李斯这一生的功绩在此不多做赘述,网上随便搜搜就能找到对他五花八门的各种评价,笔者只说说他这一生背负的两口第 1 页 共 12 页争议性黑锅。先看看这第一口锅,这口锅是赵高强加的——叛国造反罪,理应赐死。但这口锅无论后人的野史如何编撰,都不能让人信服,他若是造反,在沙丘秦皇驾崩之时就是最好的时机,彼时蒙氏兄弟和太子扶苏都远在天边,李斯若刺杀赵高夺取大印借机篡位简直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而是与赵高合谋走了另一条路。另一口锅则是嬴政甩给他的——韩非之死。如今的史学界对于韩非的死因仍有争议,记得我们的高中历史书上对于韩非的介绍,是说韩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