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工艺,流程,施工,验收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1 基本规定1.1 一般规定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1.2 质量目标钢筋加工的形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表 1.2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1)准备工程所需的图纸、规范、标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其是否有效。(2)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钢筋绑扎安装顺予以明确规定:1)钢筋的翻样、加工;2)钢筋的验收;3)钢筋绑扎的工具;4)钢筋绑扎的操作要点;5)钢筋绑扎的质量通病防治。2.2 材料准备(1)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2)钢丝:可采用 20~22 号钢丝(火烧丝)或镀锌钢丝。钢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3)垫块:宜用与结构等强度细石混凝土制成,50mm 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预留 20~22 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2.3 主要机具准备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手推车、粉笔、尺子等。2.4 作业条件(1)钢筋进场后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面置图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2)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墙、柱梁部位外皮尺寸线。(3)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4)根据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主(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3 材料和质量要点3.1 材料的关键要求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按规定作力不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工程,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力钢筋强度实测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有关规定。3.2 技术关键要求(1)认真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编制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