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中心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XX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党委副书记郑朝闽 在此之前已经从专题理论理学习和报刊上学习过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刚才又听了苏拥军副局长组织学习了《温家宝谈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任务》和陆彦明副局长组织学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自治区“两会”上的讲话精神: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对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深了领会,感触较深,感觉到十二五战略目标与此前的规划不同,“十二五”规划追求“民富”,而过去的规划多是以追求“国强”为目标。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富民之路的新曙光。民生是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我认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民众所期盼的。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 60 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 60 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第三,经过 30 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 gdp 首次达到 3200 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 达到 3000 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 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 60 年来特别是改革 30 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 gdp 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 gdp 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第 1 页 共 3 页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 30 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