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陈鹤琴老师的书《怎样做小学教师》。陈鹤琴老师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在他看来,小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国民教育与造就人才的开端,同时担负传承、发扬优秀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不禁也在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我不仅要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和专业感的教师,我们还要用教育的智慧,让真爱绽放出灿烂的花朵。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 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修养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地步,那学生就会不令而行。比如,我上课从不迟到、从不提前下课、从不把手机等联系工具带进课堂。我觉得,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学生。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够直接、深刻、持久地影响学生。 其次,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意识到,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第 1 页 共 3 页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我每周去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我现在比刚进学校的时候讲课就好许多了,刚进学校的时候我讲的课很乱,讲完了我自己觉的讲了些什么都说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