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意见XX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XX市政府《关于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滁政[20XX]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现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全市上下弘扬“大包干”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打造“百亿粮仓”为抓手,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现了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面貌显著改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也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的发展期、旺盛的贡献期和改革的盛果期。(一)主要成就1、蓬勃的发展期(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20XX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31万吨,比“十五”末增产98.45万吨,增长29.1%,再创历史新高。与“十五”末相比,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油料、棉花生产保持稳定发展。蔬菜总产达130万吨,比“十五”末增产16万吨,增长14%。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20XX年肉蛋奶总产量达45.51-1(4)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总体要求,坚持分类指导,以“百村十镇”示范为重点,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到“十一五”末,全市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达到170个、示范镇建设达到17个。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576个,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居住户数3.03万户。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示范典型。全市户用沼气建设规模达到4.6万户,比“十五”增长近4倍,推第1页共13页广太阳能利用面积35万平方米,达到22.5万农户。示范村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已成为现实。(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以上。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发展到134个、124个和17个,认证农产品总数位居全省第一。(6)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5600元,比2005年的2801元增加了2799元,年均增长14.9%。同时,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亮点,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4%,比“十五”末增长了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十五”末的48.4%下降6个百分点。2、旺盛的贡献期(1)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我市的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均占XX省的1/10,位居全省第三位;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安徽-3镇”2家,“优秀旅游乡镇”6家,“旅游乡镇”20家。3、改革的盛果期(1)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XX县区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已经完成。“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面推行,建成了8个县、102个乡镇和965个行政村服务网络。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成效明显。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已建成7县级国元保险服务部和71个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集体林权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2)农村经营方式改革步伐加快。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鼓励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市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仲裁庭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到74万亩,是“十五”末的4倍。创新农村生产经营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20XX年,全市已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87个,其中合作社1355个,成员13万户,带动27.8万个农户受益。第2页共13页(3)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五年来共争取中央和省项目430个,总投资11亿元。成功引进了泰国正大集团、加拿大glg集团和美国嘉吉集团3家世界500强境外企业;引进福建盼盼食品集团、广东温氏集团、江苏雨润食品和广州从玉菜业4家国家级龙头-5“十二五”时期,是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期。既有产业分工加速调整的机遇,也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