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吴志明 汪婷婷 朱晓华(武汉大学商学院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湖南,长沙,410079)摘要: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汇储备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机理为:新的外汇储备观推动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现行外汇管理体制是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制度基础,国际资本流入加速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1999-2004 年我国基础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大力推进我国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外汇储备;高增长;货币供给;影响引言1997—1998 年间,发轫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东亚地区,危机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遭受了沉重打击: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经济倒退、社会动荡。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道分水岭,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由此发生质变,国家安全由领土安全向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延伸。人们发现,金融危机的进程往往伴随着外汇储备的锐减。尽管对外汇储备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还存在争议,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包括中国在内,东亚地区 i的外汇储备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这是整个东亚地区近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从我国来看,自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见表 1)。考虑到 1994 年 143.5%的高增长率是因为基数低,2004 年 27.6%的较低增长率是因为它只包括前 3 个季度的数据,若剔除这两年的数据,则 1994 年以来的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在结构上近似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见图 1)。其中,1994 年至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内,与外汇储备增长相伴的是国内发出的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声音。亚洲金融危机至 2004 年第三季度时期内,因受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1999 至 2001 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幅较小,2002 至 2004 年第三季度,外汇储备又恢复了强劲增长的势头。金融危机之前,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已然对货币供给造成影响,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机理是什么?持续的外汇储备高增长又会给我国货币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本课题将运用协整方法对此进行实证分析,力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个清晰的解答。表 1 我国 1993-2004 年外汇储备余额 单位:亿美元年份指标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a外汇储备余额 211.99 516.20 735.97 1050.49 1398.90 1449.59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