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的思考强化科学发展能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XX县区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健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给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带领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不断学习、加强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生态经济强县这一目标,不断增强学习、实践和可持续发展“三种能力”,加速推进长宁又好又快发展。一、增强学习能力,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清县情学习能力是提高认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做好结合文章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要用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认清县情,吃透县情,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第一,美丽但不富饶是我县的基本县情。我县虽然拥有蜀南竹海等丰富资源,但经济总量还很小。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5.04亿元,列全省丘区县第56位,占全市645.86亿元的7%不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30万元,列全省丘区县第55位,全市第7位。几项主要指标都处于全省丘区县中下水平,不仅落后于省内先进区县同时也后于市内的XX县区、XX县区等区县。第二,生产力发展面临由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急剧提升是基本发展走向。2008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5%,增速位列全省丘区县第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66%,全年可支配财力达6.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20.9%,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快、势头好、亮点多的良好局面。第三,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初期并向中期过渡是基本发展阶段。2008年,我县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8:45.9:26.1,农业仍占较大比重;第1页共4页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支撑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力集中在农业上。但从发展进程看,我县二、三产业产值比2007年有了较大增幅,特别是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升了5.6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化率达到了30.6%,比2007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工业化、城镇化总体上处于发展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二、增强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主要精神之一就是要提高党员干部解决难题的能力。在认清县情的基础上,当前需要亟待解决和处理好的影响和制约长宁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矛盾是:第一,处理好生态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县是生态大县,也是省级重点开发县,同时也正处于县域经济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如何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对实现科学发展、高速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努力增强把握大局的能力和统筹发展的能力,坚决克服生态不经济和经济不生态这两种错误倾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力争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第二,解决好生态、资源、区位优势突出和开发项目不足这一矛盾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要切实增强谋项目、抓项目、干项目的能力,增强创意策划项目、论证包装项目、对上争取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建设实施项目的能力,以项目为抓手,用项目统领工作全局,按照市委突破工作年XX县区委项目工作年的要求,把项目工作时时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把我县生态、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为科学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第三,解决好财力匮乏和诸多发展要素亟待配套这一矛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难题。我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而当前加快发展的各类要素配套如道路、码头、电力建设等急需大量第2页共4页的资金。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聚财挖潜的能力,全力培植财源、挖潜增收,全力经营城市、对上争取,并通过向银行借贷、引导社会投入等方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必须增强科学理财的能力,强化监管、分清缓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必须增强借势而上的能力,借国家、省市的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我们的基础设施。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生态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