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本章的内容是一组以红斑或红斑鳞屑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玻第一节 多形红斑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是一种以多形性皮疹和虹膜样红斑为特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常有粘膜损害及全身症状。 [病因]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将病因不明的称特发性多形红斑,病因明确的称症状性多形红斑。 (一)感染以单纯疱疹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为常见病因,也见于细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属、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属、结核杆菌等)、真菌(组织胞浆菌等)、原虫(疟原虫、阴道毛滴虫等)等引起的感染。 (二)药物(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别嘌呤醇、青霉素、磺胺、砷剂、溴剂、毛地黄、金制剂、汞剂、水杨酸类等)、疫苗(卡介苗等)、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等)等可引起多形红斑样药疹。 (三)其他因素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恶性淋巴瘤、白血并多发性骨髓瘤、内脏恶性肿瘤等;其他因素如寒冷、日光、妊娠、月经来潮,也可引起本玻 [临床表现]常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关节肌肉疼痛和咽喉疼痛等前驱症状。皮疹于 12—24 小时内突然发生,对称分布,皮疹多形,可有风团、红斑、丘疹、紫癜、水疱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青年女性多见,春秋季节易发玻临床上可分:①红斑—丘疹型;②水疱—大疱型;③重症型。 (一)红斑—丘疹型此型常见,发病较轻。皮损主要为红斑,初为 0.5—1.Ocm 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境界清楚,向周围渐扩大,1—2 日后皮损呈拇指甲或钱币大小,中央颜色变暗或呈暗紫色,或出现紫癜、水疱或丘疱疹,边缘潮红,形如虹膜状或靶形,为本病特征性损害。自觉微痒,有时相邻皮肤相融合,形成回状或地图状。好发于四肢远端,如手足背部、指缘、掌跖、前臂、小腿伸侧及耳廓,少数伴口腔、外阴等粘膜损害。全身症状不重,2—4 周后皮疹渐消退,可遗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本型易复发。 (二)水疱—大疱型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因渗出较严重,形成水疱、大疱或血疱,为浆液性张力性疱,周围绕以暗红色晕轮,表现为虹膜样(图 16-1)。皮损分布较广泛,除四肢远端外,口鼻部、外生殖器部粘膜也可出现糜烂,并伴有乏力、关节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三)重症型又称 Steven-Johnson 综合征。本型发病急剧,有较重的前驱症状如高热、畏寒、头痛、关节痛等。皮疹出现迅速,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虹膜样红斑或瘀斑,其上很快出现水疱、大疱、血疱,尼氏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