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进新课程》有感:理想与现实 新课程的改革应该说顺应了现实的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教育改革。说白了就是我们的教育是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课程改革,就不难理解新课程中所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就体育教学来说,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正真把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的人却为数不多。此种现象在偏远小规模学校尤为严重。 一、学校价值目标与新课程相悖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要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且要向素质教育转变,并把体育艺术作为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不仅增加课时比重,而且规定了学生每天不得少于一小时的活动量。然而,现实中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这个规定不过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归根是学校需要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往往是被考试的分数和排名所替代,没有分数,教师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在学校偏重追求分数的考核制度下,变得一无是处,毫无价值。举个我遇到的案例: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有严重的高血压,而且有晕倒的经历,对这样的学生,在进行体育中考 1000 米训练时,在征求了该学生和其家长的意见,决定让他选择免考。而学校的要求却是希望我去做学生思想工作,并要求其参与练习,并下达了达标的目标要求。一方面是学生现实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他参加这项运动,另一方面学校为了达成教学质量目标而强硬下达的目标要求。作为体育老师,大家都知道该如何去选择,难得的是你的选择未必能被理解,你的付出和努力也许就因为这样的一位学生而被全部否定。在面对一些营养不良,甚至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学生,为了最求以分数标准衡量的价值时,也不得不狠心让他们参与体育中考训练,我不知道,这样的体育达标对这些学生而言是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体质,还是相反的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我没有科学的数据佐证也不敢乱下断言。有一点是可以说的,他们真的感到很痛苦。 二、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也没有真的转变 第 1 页 共 3 页 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面是要推动我们的观念转变,建立新的理念。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仅仅是把这些理念和观点当做口号来喊喊,实际行动却维持不变,或变本加厉。新课程中要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在我们现行的课程中,应该没有主副之分,而是学习时间比重的分配问题。现实中,体育艺术在学校课程中是没有地位的。很多体育老师在这方面做个很多的努力和尝试,与领导搞好关系,自己努力奋斗取得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