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VIP免费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_第1页
1/10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_第2页
2/10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_第3页
3/10
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本稿专投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陈雨露,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作者简介: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理论等。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与货币政策分析、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通讯地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邮编:100872; 电 话:010-82500642E-mail: chenyulu@ruc.edu.cn; zhangcs@ruc.edu.cn。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内容摘要: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未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汇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一、引 言2007 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贷市场危机使得世界经济走势布满荆棘,充满不确定性。由于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出现危机,因此以美元为主要储备币种的中国外汇储备体系面临新型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格局和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超大,而且结构上过度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资产。鉴于外汇储备管理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中的特殊作用,新型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提出了新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实施了不断降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中美利差格局发生逆转,导致中美真实资产收益率出现倒挂。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的预期,致使大规模国际资本迅速涌入。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不断上升,截至 2008 年上半年已经超过 1.8 万亿美元,高居世界之首。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不仅面临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还面临美国国债、机构债产品的市场价值下跌的价值重估风险。怎样缓解上述风险的潜在冲击,正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面临的艰巨任务。显然,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绝非各自独立,而是牵一发则动全身。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外汇储备管理思路和战略亟需调整。特别是如何在动荡的金融市场中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