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 “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做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 ——题记 第一次接触史铁生是在初中的阅读选文上,是他的散文《秋天的怀念》。高一,学习必修二的第一篇课文《我与地坛》。暑假又买了推荐书目,这本《病隙碎笔》。 “史铁生最具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书脊上这样介绍它。这是怎样的生命。书中第一章第三节中写道“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铁生’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二十一岁生日的第二天迎来了残疾,双腿瘫痪;肾病发展成为严重的尿毒症,靠血透维持生活;2010 年的最后一天死于脑溢血。或许“热爱生命”已经是个乏味的话题,但是书中的点滴文字巧妙有深刻地诠释了这个话题,让人感动。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就像我不能理解史铁生所有的苦痛一样。有过颈椎的疼痛,反复的失眠,那些已经让我痛苦不已,现在想来,真的很难去设想一个将近40 年在轮椅上生活的人有着怎样的心灵体验,然后再用“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样大气的文字给予读者鼓励。 在写《病隙碎笔》的时候,他的尿毒症已经进入了晚期,每三天就要去医院做一次血液透析。如此状况下,我以为写出来的文章会细碎无比,没想到,虽然全书只由一篇篇简短的文章组成,却形散而神不散。正如他在书中写到:“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的需要信心的原因。”我感觉庆幸,倘若不是害这么严重的病,他笔下的字句恐怕也不会这般有力量。 在《病隙碎笔》中常常可以读到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灵魂的窥看,这也是我认为最难读懂的部分。史铁生就是那个在慢慢苦难长路上行走的约伯,信念是唯一走下去的理由。第 1 页 共 13 页撒旦开始歪曲信仰的意义:“约伯,你之所以遭受苦难,料必是你的罪过上帝。”约伯没有让撒旦的逻辑得逞。上帝允许撒旦夺走了约伯的儿女和财产,但约伯的信心没有动摇。的确,背运的时候谁都有可能埋怨生活的不公平,但是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约伯的旅途让我想到了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无数次迷茫、彷徨,在长路上几近迷失的约伯终于还是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