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窟书屋》读后感 张晔弟转给我王愚(鲁夫)老先生的一篇回忆录“沙窝大洼的枪声”和一本诗集《虎窟书屋诗词选》。都是王先生的心血结晶。读后令我感慨万分,也受益匪浅。 王先生是一九四几年的老革命,可是就因为做过一段地下工作,在“特殊年代”被诬陷为汉奸、叛徒逮捕入狱,至今仍然负疚的生活。在“特殊年代”,很多领导都自身难保,明知道王先生冤屈,可是谁敢替他说句话呢。再后来知道他的老领导相继去了天国,更没人给他证明了。那时候为安全起见,地下工作者都是单线联系,知道的人数很少,只要知道的人逝世,那这冤就犹如石沉大海,很难得见天日了。我想这就是没有甄别过来的主要原因吧。本来应该名垂青史的老革命,却默默无闻的无人关注。但是王先生没有因此而颓废,而是坚强的挺了过来。现在王先生 95 高龄仍然体魄康健,每天写诗作画,岂不也很乐乎。我想,这是因为王先生问心无愧的结果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其心就能像大海一样宽阔、像蓝天一样洁净、像太阳一样明亮。有了这样健康的心境,才有了王先生健康的体魄。人活着就是幸福,人活着是 1,没有了这个 1,一切都会等于 0。 《虎窟书屋诗词选》所着 38 首诗词,大概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写家乡的景物的;一部分是写怀念友人的。都写的情真意切,意境深邃,文韵浓郁,有滋有味。 描写家乡的: 描写家乡的诗词有“狼溪春水”、“虎窟秋风”、“石门晚照”、“榖城南屏”、“黄石仙踪”、“古柏朝阳”等 11 首。这些诗词都表现了王先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都是王先生文化积淀的自然流露。而且具有真知灼见,能够独树一帜,借景抒情,创造性的思维。比如“古柏朝阳”“一株翠柏生山岭,咬定山石不放松。要问古柏何年栽。一辈一辈问老翁”。这首诗上两句描写了古柏生存的艰苦环境,下两句是说古柏无人道出的高龄。借景抒情,表现了自己对党对人民的坚强信仰至死不逾等。以物喻人,表现了一个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第 1 页 共 3 页志。条件虽然艰苦,但生命旺盛,痴心不改。 这些诗都是王先生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果,诗中不乏富含哲理的真实景观和千古绝句。比如在“湖心印月”、“小桃红·龙湖秋”两首诗词中都有的“长桥影肥寺山瘦”这一句。就是富含哲理的景观描述。长桥与寺山比,长桥小,寺山大。可是在湖中的影子却是长桥大,寺山小。为什么,因为长桥离得近,寺山离得远。人世间,一个你接触多的人,即使再渺小,你也会说出他的长处,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