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村官参与扶贫攻坚》体会 浅论贫之源 题记:在学习《村官参与》文件中,我向自己问了几个问题: 一、为何穷。 二、在中国,相比较城市来说,农民为何穷。 三、结合实际,不讲空话,我们能做什么。下面的文章,我基本按照这个思路,结合调查中的实际材料撰写。 第一部分 “贫和富”是一对反义词。按照中国造字艺术来分析,贫乃“分贝”,即我的财产被别人瓜分,我就贫穷了;富乃“家有一口田”,即我有稀缺资源——田亩则叫富。另外,“贫穷”和“财富”又是一对意义相悖的词:当财产被瓜分,劳动力被穴禁的时候,人就贫穷;当有文化或资产的时候,人就财富了。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发财的途径——剩余价值;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更是向我们展示了国民财富产生:当然也是从劳动和资本两个金钱的源泉中来分析。 下面我向大家分析三个亲身经历的典型特征的农户: 农户一。一家六口人,务农,一亩半分地,年收入不足2500 元。其中两个孩子在上学,两个孩子不足 7 岁,享受低保。年支出 2500—3000 元,无盈余。 农户二。一家六口人,固定收入者三人,另外还拥有两处实业,雇工人五十人以上,年收入万元以上,年支出万元以上,流动资金万元以上,固定资产万元以上,有贷款。 农户三。一家六口人,家族企业集团化,雇佣工人百人以上,年收入十万元以上,年支出五万元以上,流动资产十万元以上,固定资产二十万元以上,有贷款、持股票。 农村的经济特点于城市的经济存在很大差别:在收入上,农民 80%以上有土地作为基本生活保障,另外还有打工、手工作坊甚至大企业的收入;在支出方面,农村的消费品:食品等基本属于等价交换,而在工业品上,基本上是随行就市。我们第 1 页 共 4 页国家的统计显示,我国农民收入层次明显,而且情况十分复杂,这不同于简单特征的城市工薪基层。因此,简单的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我认为并不适合解决农民没有钱的问题。 第二部分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我们看到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号角,在《村官参与》的文件里,我们看到组织对我们给予的希望。我认为,农民的贫困在于一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致富水平参差不齐,与同一经济层次城市居民的致富思想落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村不同层次的富起来了,农民不同层次的富起来了,但是他们的致富途径是不同的,致富经历不同,收效也是不同的。 以上三个例子来说,农户一的户主(男性)认为:明年大女儿嫁人,大儿子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