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一节 旅游需求及其规律第二节旅游供给及其规律一、旅游供给的构成(类型)二、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三、旅游供给规律四、旅游供给的测度第三节 旅游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第四节 旅游供求矛盾及其平衡三、旅游供给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供给量随旅游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旅游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四、旅游供给的测度旅游地容量(旅游地承载力)=旅游地供给最大潜力旅游地容量包括:生态环境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社会经济容量 游客心理容量(一)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1、概念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旅游地生态环境可以容忍的旅游者或旅游活动的数量极限。2、测算方法根据旅游者产生的污染物、环境自净能力和人工治理污染的能力,推算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计算公式:C= 式中:C-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 N-旅游地单位面积对 i 种污染物的自净能力; S-旅游地总面积; Q-旅游地每天人工处理 i 种污染物的能力; P-平均每个旅游者每天产生污染物的数量。(二)旅游资源容量的测算1、概念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容量:在保证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者人数或旅游活动量。2、测算方法一般只对已经开发的旅游区进行容量测算,具体包括面积法和线路法两种方法。(1)面积法 根据旅游区的空间面积或者可供游览的规模、游客周转率和人均游览空间标准进行测算。 计算公式:C= 式中:C-旅游区日容量(人/天) S-旅游区游览规模(平方米) S-旅游区游览空间标准(平米/人) R-游客周转率(每天开放时间÷每个游客滞留时间)(2)线路法 根据旅游区的游路长度、游客周转率和标准游览距离进行测算。 计算公式:C=R 式中:C-旅游区日容量(人/天) L-旅游区游览线路总长度(米) I-旅游区游览线路间距标准(米/人) R-游客周转率(每天开放时间÷每个游客滞留时间)(三)社会经济容量的测算1、概念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容量:一定时期内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游客人数或旅游活动量的极限。超过这一极限,就会引起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反感,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2、测算方法一般通过测算住宿供应能力或食品供应能力来反映。计算公式:C= 式中:C-旅游地社会经济容量(人/天) -第 i 类食物或住宿设施的日供应能力; -每个旅游者每天对第 i 类食物或住宿设施的消费能力。(四)旅游者心理容量的测算1、概念旅游者心理容量:指保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