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说明书宣恩县人民政府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第一章 总论1.1. 县域概况宣恩县位于鄂西南部,系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为武陵山余脉。地处东经109。ll’52”一 109。55’34”,北纬 29。33’18”一 30。12’13”。东接鹤峰县,西邻咸丰县,西南与来凤县毗邻,东南和湖南省龙山县、桑植县接壤,北与恩施市相连。县域东西宽 71.5 公里,南北长 73.9 公里,国土总面积 2743 平方公里。宣恩县始设于清乾隆元年(1736 年),属施南宣抚司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宣恩是湘鄂西和湘鄂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先后两次建立县苏维埃政府。209国道纵贯南北,椒(园)石(门坎)省道、鸦(雀岭)当(阳坪)省道横串东西呈“工”字形。县城距恩施机场 45 公里,距宜(昌)万(州)铁路恩施站和沪蓉高速公路恩施入口各 50 公里,距长江巴东港 240 公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人口分属 13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 4%,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分别占 41.9%、10.2%、13.9%。县城设在珠山镇,海拔 500 米。县域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峡谷幽深,高低悬殊,海拔最高点 (七姊妹的主峰)2014 米,海拔最低点(万寨石心河两河口)356 米,相对高差 1658 米。整个地貌东西高、南北低,中部突起,呈“H”形结构。其中低山占全县总面积的 32.7%,二高山占49.6%,高山占 17.7%,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宣恩属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随海拔高程不同,气候差异显著。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 15.6℃。海拔 800~l200 米的二高山地区,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温不足,年均气温 12. 7℃。海拔 1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冬长夏短,气候冷凉,易涝步旱,年均气温 9.9℃。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大小河流 121 条,总长度 538 公里,主要河流有酉水、贡水、头坪河、断头河。全县河流径流总量较大,人均径流量是全国人均径流量的 25 倍。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 55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 40 万千瓦。矿产资源品种较多。经勘查发现的矿种有 33 种,矿产地(矿点)132 处。主要矿种有煤、铜、铁、铅锌、硫铁、炭质页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生物大理岩、石灰岩、菊花石、黑滑石、紫砂陶土等十余种。宣恩是硒资源富集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物共 176 种,用材树种 253 种,经济林树种 50 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