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个代表》读后感 《论三个代表》文献-读后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有必须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有核心内容和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说,是因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科学的总结、全面和创造性的回答。早在 1990 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我们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这里,经过实践,集思广益,继续把这篇大文章作好。”之后,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他 10 年 来想得最多的两个问题。20xx 年 6 月,他在谈到“三个代表”时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是经过了长时期思考的。”想得最多、长时期思考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完全应该这样理解。这里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第 1 页 共 4 页的关系。对这一点,江泽民同志讲得很清楚:“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始终不渝地高举。他指出,“党中央所要求的‘高举’,必须是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真正把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学习领会好,积极认真地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