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战争”看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韦红连甲午战争的失败虽然已经过去了 100 多年,但是我相信大多数的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次战争,因为他们至少学习过近现代史。作为历史教师,当我给孩子们讲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令我感到欣慰,有那么部分的孩子激动的甚至拍桌子,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悲剧的结局,他们甚至控制不住自己大骂清朝政府。确实,甲午战争的失败从学生的角度,或者从很多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败在了有一个腐朽无能的政府。可是,我个人还是比较赞中国败在思想、败在教育的说法。甲午之后,中国确有醒来,可是却不够彻底,我们目前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就在讲甲午战争民族英雄的故事,而且还拍成了电影在教育我们的孩子,可是我们的孩子在接受了大量的历史教育后,他们还是不会明白他们担负的责任,甚至有部分学生在睡觉、发呆。他们把爱国当成口号,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我的课堂没有让他们形成思想的共鸣,他们只把这部分屈辱的、惨烈的历史当作知识点来记忆。历史本应该是很好的情感教育课,却因为考试我们只去记忆它,而不去思考学习历史的真谛。其实,我有努力过,努力让自己的堂课让学生有触动,努力让他们明白爱国不是口号,可是我常常发现我的课堂很多时候只能感动自己,我现在也不明白,我们的历史教育要怎样才能真真触动学生的心灵。我常常在想,我这样的失败难道是自身的能力不足才出现吗?答案肯定是不是的,是我们整个的教育都出现了问题。记得去年看过一篇在学生间做的调查报道,问题是:你愿意加入哪国国籍?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了外国国籍。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我只是一个在平凡不过的普通的教师,我当然改变不了什么,可是我还是想努力影响我的学生,努力让他们明白爱国不是口号。上课的时候,我常常因为他们耻笑自己国家的短处而勃然大怒,我知道其实我更多是在气自己,气自己为什么没能影响到他们。很显然,这个不是那些学生的错;很明显,为了考试,他们在接受那些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时只是知道了一个历史现象,他们并没有深入的用心灵感受过那样的民族悲痛,他们只是被被动的强制的灌输了一些陈年往事。还要说什么吗?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如果走到这一步,我这样的小人物还能说什么?但是我又真的想说些什么,真的不甘心爱国主义就如此的被国人所忽略……其实,我们知道,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并不完全是清政府的无能,因为清政府面对那时已经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