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中国的专利产业化的思考

对中国的专利产业化的思考_第1页
1/27
对中国的专利产业化的思考_第2页
2/27
对中国的专利产业化的思考_第3页
3/27
对中国的专利产业化的思考 摘 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制造的知识产权数量、质量与知识产权转化对经济社会进展的贡献率。但我国的专利产业化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将分析我国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并就如何促进我国专利产业化的进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专利产业化 瓶颈 对策 一、概念界定 专利是知识产权化的高科技创新成果和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具有制造性、新颖性和有用性的技术成果才能够获得专利权。专利的数量与质量是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进展经济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重要参照指标。专利成果要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经过实施、转化、产业化的动态实现进程。专利产业化是我国科技界与政府部门使用较普遍的管理术语。在美国,专利产业化被称为“专利商用化”或“专利商业化”,在日本叫“特许事业化”。①从构词方式与使用的目的上来分析,专利产业化实际上也可称之为“专利成果(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或“专利成果向经济产业的规模转化与应用”。②专利产业化强调 的重点是专利如何获得产业化的应用,以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或制造全新的经济行业,制造新的增长极和竞争力,推动地区经济或国民经济的科学持续进展。 二、我国专利产业化的现状 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并与世界接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速度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 但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率却很低,仅有20%左右,专利产业化率约 5%左右。而发达国家专利转化率在 80%左右。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的专利实施及成果转化率还不到 10%,国外发达国家为60%。同时,与我国的专利产业化现状相比,发达国家主要有以下优势: 1.企业已经成为创新的主体,专利产业化已经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愿行为,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和专利战略的有机结合。 专利产业化一般实行的步骤是:企业发现市场需求——初步研发项目产品——寻找融资——推出市场——完成成果的产业化。 专利技术成果质量较高。外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比重比较大,申请的专利的质量也相应的比较高,这与我国的情况形成了鲜亮的对比。 专利实施与企业经营效益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已经不再把重心放在追求专利转化率上,而是企业常常围绕一项核心技术,开发几十项专利予以保护,通过专利的许可、转让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中国的专利产业化的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